二手车“调表”起争议 看看法官怎么说

发布日期:2025-11-07 08:53:24   浏览量 :633
发布日期:2025-11-07 08:53:24  
633

        随着二手车市场交易日渐繁荣,消费纠纷也随之增多,其中“调表车”问题成为消费者维权的高发点。近日,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二手车买卖合同纠纷,承办法官通过实地调查、厘清症结、耐心调解,成功化解双方矛盾,并主动延伸审判职能,在调解成功后开展精准普法,既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,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二手车交易秩序,切实筑牢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屏障。


  李某从孙某处购入一辆二手轿车,双方签订书面合同,约定出售的车辆“无泡水、无火烧、无大事故”。其后,李某发现该车辆实际公里数与表显公里数相差较大,遂与孙某交涉。孙某辩称,签约时李某已知晓车辆实际公里数及调表情况,双方协商陷入僵局,李某无奈向宛城区法院提起诉讼。该案由宛城区法院民二庭员额法官刘亚南承办。


  案件受理后,原告李某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,刘亚南迅速审核保全材料,依法作出保全裁定,被告孙某得知财产被冻结后情绪激动。为高效实质化解纠纷,避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,刘亚南秉持“以调为主、调判结合”的办案理念,决定通过调解方式高效化解纠纷。


  通过认真阅卷,刘亚南认为该案调解的核心难点,在于车辆实际价值认定及调表对价格的影响幅度。为精准确定车辆在交易时的合理市场价,以及“调表”行为在二手车市场的交易规则,刘亚南前往当地二手车交易市场,走访多家资深商户,详细询问案涉型号车辆的市场行情、里程数对定价的影响比例等关键信息,结合调查结果形成了客观公正的车辆价值评估依据。


  随后,刘亚南围绕“车辆是否存在调表行为”“李某购车时是否知晓调表情况”两个核心争议焦点,组织双方调解,让双方充分表达诉求。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,她结合实地调查情况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中关于买卖合同的相关规定,明确卖方负有如实披露车辆信息的法定义务,并向孙某释明其违约行为的法律后果。经过法官耐心细致地沟通协调,双方最终就退款问题达成一致意见,孙某当庭履行完毕,该案得以圆满化解。





  调解结束后,刘亚南主动延伸审判职能,结合本案案情及调查中发现的行业问题,针对二手车交易高频风险点展开现场普法。从消费者购车时的车况查验要点、合同签订注意事项,到出卖方应遵循的诚信原则、信息披露义务等方面,进行详细讲解,得到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。


  法官说法:


  当前二手车交易市场良莠不齐,除篡改里程外,隐瞒重大事故、伪造评估报告等行为也时有发生,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,破坏市场秩序。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应提高警惕,选择正规有资质的交易平台,购车前务必多方面查验车辆车况、行驶里程、事故历史等关键信息,将车辆核心信息、质量承诺等以书面形式写入合同,并妥善保管购车发票、检测报告、沟通记录等全部证据,以便维权时使用。


        作为二手车出售方,必须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,真实、全面、准确地披露车辆信息,不得通过隐瞒、虚构等方式侵害消费者权益。任何企图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,不仅违背诚信道德,还需承担民事责任,情节严重构成诈骗的,将面临刑事处罚。



注:以上内容摘自中国法院网,作者:李亚瑾。

关于我们
ABOUT US
申亭明条律所是专业从事法律服务,弘扬法治文化,宣传法治精神,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,着力打造法律服务的产品化、专业化、团队化。主要法律服务领域涵盖:房地产与建设工程,知识产权,刑事辩护,婚姻家事,企业合规管理、股权投融资、并购重组、私募基金等。服务类别包括:诉讼、仲裁、常年法律顾问和专业法律服务。
快速链接
QUICKLINKS
精选服务
SELECT SERVICE
刑事律师团队
行政纠纷业务
婚姻纠纷业务
合同纠纷业务
房产纠纷业务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